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王朝,以中原大地为中心,不断扩大王朝疆域,与周边地区交流融合、相互促进,形成有着广泛文化、心理认同的华夏族群。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结束长达数百年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车同轨,书同文,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时代。而作为夏商周的建都之地,河南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4月3日起,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展“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展出逾150件/套文物,当中33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更有约40件/套是首次于河南之外的地方展出,展品展示河南省内重要的城址遗迹,以及三代的政治、社会、礼制及文化面貌,令观众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历程。
展览是香港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的旗舰项目之一,是中国通史系列展览的序幕。展厅按照朝代顺序分为三个展厅,焦点展品包括夏代的铜爵、商代的兽面乳丁纹铜方鼎、西周的缀玉覆面以及春秋时期的青铜礼器九鼎八簋九鬲等。
【夏】
夏王朝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如《尚书》《诗经》和周代青铜铭文中。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更系统地铺陈夏代的世系和历史。大禹治水是夏代最为人熟悉的故事。大禹之子启在公元前21世纪继位,标志以中原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的建立。夏代共历14 世17王,前后400余年。华夏族群与周边族群的交流融合孕育出共同的礼乐制度。
河南境内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王都规模的城址和大型聚落,部分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夏代都邑或史事有关系,揭开了夏代历史的神秘面纱,并印证了中原地区在早期国家形成阶段的重要地位。
陶鬹形器,夏代,2002–2004 年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高16厘米
陶鬹形器以细泥黑陶制作,薄胎磨光,上半部有把手及流嘴,下腹为平底,底部有三个小足,用以烧水或温酒,出土于登封王城岗遗址的西面小城。王城岗遗址有三座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推测是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
鬹是龙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具。《说文解字》解释鬹为“三足鬴( 釜)也,有柄、喙。”典型的鬹有鸟嘴形状的引流、把手及三个空心袋足,方便置于火堆。有学者认为鬹是由禽鸟形象演变而成。
磨光黑色蛋壳陶高柄杯,夏代,2004 年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高20 厘米
高柄杯为酒器,漆黑黝亮,盘口胎壁仅厚 0 .01 厘米,薄如蛋壳。黑陶多为礼器,产量较少,素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美称,是龙山文化时期的标志性陶器。
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在黄河中游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对象。龙山文化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了众多的古城和大型环壕遗址,禹州瓦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遗址。瓦店遗址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启都阳翟”。
陶猪头盖,夏代,2000 年新密新砦遗址出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高 18 厘米
陶猪头盖以泥质灰陶制作,以雕塑和刻划手法塑造,将盖顶部分塑造成猪头形状,五官细部惟妙惟肖,特别是把猪嘴置于盖顶,张扬其雄壮之姿,融艺术与实用于一体。
陶猪头盖出土于新砦遗址祭祀遗迹附近,不见使用及磨损痕迹,推测是祭祀器具。新砦遗址由三重防御设施构成,并有一处疑为礼制建筑“墠”的大型浅穴式露天活动遗址。“墠”是先秦君主祭祀、会盟诸侯的地方。
铜爵,夏代,1975 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高15厘米
铜爵长流尖尾,腹部饰有一列五枚乳丁,棱角分明,身材修长。铜爵出土于二里头遗址,该处是一个布局完整的大型都邑,发现宫殿建筑群、祭祀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等,推测是文献记载的夏都斟鄩。
爵是一种小型温酒器、饮酒器,亦有认为是注酒器,经常与觚作为礼器组合出现。在随后的一千多年,爵成为祭祀活动中区分身份等级的器物。
东周时期,爵已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却成为贵族封号的等级“爵位”,像成语“加官进爵”便源于此。
【商】
商,原是夏王朝东部的方国,其始祖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公元前16 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自汤都亳,商朝历五次迁都,河南境内的郑州商城、小双桥、殷墟等遗址,都透着王都的气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祭祀活动频繁,成熟规范的文字开始使用。
礼制文化在甲骨卜辞和大型祭祀坑、大规模的墓葬等考古遗存中得以充分反映。青铜器铸造技术不断改进,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推向了高峰。王朝体制上商王以王畿为限分为内服和外服,通过内外服制建立各级管理机构,以保政令施行。
商代共历17世31王,前后500余年,文化影响遍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等地区。
兽面乳丁纹铜方鼎,商代前期,1996年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83厘米
这件方鼎是郑州商城南顺城街窖藏坑出土的四件方鼎中最大的一件,以多范分铸而成。器表饰以饕餮纹与乳丁纹,四足亦有饕餮纹及弦纹,形制雄浑大气,具神秘威严之感。郑州商城分内城、外城,有多座大型宫殿基址、池苑遗迹、作坊区和三处铜器窖藏坑。学者从商城的规模及地望,推测此处是商王成汤始居之亳都。
兽面纹铜钺,商代前期,1954年郑州人民公园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长17厘米
铜钺有宽弧形刃,饰以兽面纹,双耳突起,镂空的大口有两枚上下交错的兽牙,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繁缛狞厉的特点。铜钺出土于郑州商城一个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的贵族墓葬。
钺形源于斧,流行于商至西周早期,是兼具砍杀及仪仗性质的兵器和礼器,甚至成为王权及军事统帅的象征。如《太平御览》中提到,“钺,王斧也”。《尚书·牧誓》亦记载周武王伐纣,“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古代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帜)以麾(指挥军队)”。
原始瓷尊,商代前期,1965 年郑州铭功路第十四中学出土,郑州博物馆藏,高 27 厘米
原始瓷尊出土于郑州商城铭功路西制陶作坊附近的贵族墓葬,体形较大,原料为高岭土,以摄氏1200度高温烧制而成,口沿内及颈部有轮制痕迹,肩及腹布满席纹及篮纹,具玻璃质感及光泽。
原始瓷尊是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产物,对研究中国瓷器起源有重要价值。
有关战事的刻辞卜骨,商代后期,1996年开封征集,河南博物院藏,长5.7厘米,宽2.7厘米
卜骨记述了商人卜问应否征伐“人方”。人方是位于商势力范围东面的一个方国,不时与商交战。
商代贵族常用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进行占卜,探问吉凶。龟甲的取用有等级的区别,王卜用大龟,一般贵族用尺寸较小的龟。刻写在甲骨上的卜辞内容涵盖宗教祭祀、生老病死、战争、天气、农业收成等事件。
甲骨卜用后,一般集中归档存储,后再瘗埋,1936 年便曾发现瘗埋1.7万余片甲骨的坑,出土甲骨卜辞记载了武丁朝十五年间事情。
白陶象尊,商代后期,新乡市博物馆藏,高8.5厘米
白陶象尊是一件祭祀礼仪中使用的盛酒器,象背上开椭圆形口,原应附有盖,不过已缺失。象身通体饰有凤鸟纹、夔龙纹、鳞纹及蛇纹,造工精美。
白陶是胎体内外都呈白色的陶器,是陶和瓷器的过渡品,在商代主要是作为祭器及礼器。殷墟商代白陶的出土数量十分稀少,而出土的白陶大多是残器或残片,完整的白陶只有少数。
【周】
周人始祖后稷,善于农业耕作。周曾是商的侯伯,与商有姻亲关系,是商王朝西部的方国。随着周逐渐强大,并向东扩展,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前后期,前称春秋,后称战国。
周吸取商亡教训,提倡德治,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构建一套完备的礼乐制度,成为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的核心。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积极变法,图强争霸,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纷呈,文化和民族相互融合,为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长子口”铜方尊(附方枓),西周,1997 年鹿邑长子口墓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高37.8 厘米
方尊尊身纹饰丰富,全器以细密的云雷纹作地纹,四角及四面正中均饰有扉棱。器身从上至下分成颈、腹和圈足三部分,颈部由八片蕉叶纹组成,每片蕉叶纹内饰有两条倒立对首的夔龙纹;器腹饰有兽面纹,肩部四角立有象首,中部各立一头龙形兽首;圈足饰有兽面纹,足沿下折成阶级状方座。腹底内壁中部有“长子口”铭文。出土时内置一长柄方形枓。
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此方尊出土于鹿邑长子口墓,墓主长子口相信是商末贵族,周初归顺后被册封的长国国君。
蟠螭纹铜鼎(一组九件),高 45.5-55.3 厘米
西周礼乐制度对用鼎有严格规定,即所谓“列鼎制度”,在祭祀、宴飨和随葬时,根据身份地位的高低而使用不同数量的鼎和簋。而九鼎八簋九鬲属天子级别的配置,亦是周代最高级别的青铜礼器组合。
此组青铜礼器属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郑国所有,每组鼎、簋、鬲的形制相同,大小相若。整套礼器出土时共有九鼎、八簋、九鬲、二方壶、一圆壶、一豆,以及一鉴,而同类的九鼎礼器组合在郑韩故城先后出土共五套之多。
郑国国君作为诸侯级别的贵族,竟使用天子级别的礼器组合,似有僭越的情况,也可见春秋时期礼制的规范并不严格。
缀玉覆面,西周,1990 年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缀玉覆面,又称“幎目”,是古代贵族墓葬中常见的葬玉,古人认为玉可以封存精魄,能使尸体不朽。覆面由58块玉片组成,中央的14块玉片依据人的脸部结构进行布局,外侧环绕44片呈梯形、三角形的玉片,组成脸部轮廓。每片玉片上都有穿孔,用来缝缀于丝织品上,殓葬时覆盖在墓主脸上。
据学者研究,此墓主人虢季相信是周宣王时谏王不籍千亩的卿士虢文公。
“小臣妥见”玉琮,西周(商代器),1990 年三门峡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高12厘米
玉琮属礼器的一种,外型内圆外方,用作祭祀大地,沟通鬼神。此玉琮一端的射口平面上刻有铭文“小臣妥见”。“小臣”一般是指商代的官职或是臣下面对商王的谦称;“见”,有着觐见的意思,由此推断这件玉琮是商代臣子“妥”用来朝贡商王的礼物。
虢国是西周时期的姬姓诸侯国,其墓地出土商代的玉琮遗物,相信是周武王灭商后将殷商器物赠予有功的臣子。
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