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载]物价上涨
云中雀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507
威望:654 點
金錢:99916 USD
貢獻:1024 點
註冊:2019-10-01

[转载]物价上涨

转自 铁锤微观



大家好,我是铁锤。新年第一天就病倒了,病来如山倒的那种,所以拖更严重。就我个人而言,2024挺糟糕的图片

2024年的第一篇文章,我们就从“涨价”开始说起吧。

近期有两个涨价的新闻被忽略了,在我看来信息量还挺大的,值得拿出来好好说说,因为这可能事关整个2024年的物价走势,也透露着2024年宏观层面救市的整体思路。

一是12月27日,麦当劳宣布主要产品提价,此次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3%。大众熟知的巨无霸、麦辣鸡翅、麦麦脆汁鸡、吉士蛋早餐等,都不同程度涨价了。麦当劳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结合近期的运营成本作出的调整”,字里行间透露着无奈。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麦当劳去年(2023年)第二次涨价,年初“穷鬼套餐”已经涨价1元了。而且,从网友的发帖来看,吐槽麦当劳产品越做越小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汉堡成了mini版,巨无霸成了巨小霸。

另外,麦当劳等快餐品牌的配送费,也曾被网友吐槽太贵,并引起广泛讨论。今年4月,“麦当劳肯德基配送费为什么降不下来”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二是根据浦东水务集团发布的《告居民书》,上海各区水价陆续宣布上涨了,以浦东新区为例,三个阶段的水价分别上涨20.17%、22.1%、52.87%,调价方案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上海第一次调整水价,早在2021年11月1日,上海市属供排水企业服务区域居民用水价格就已经上涨一次了。

另外,国内油价在6连降之后也将于1月4日凌晨上调,此次调整,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7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7元。

其中重点要说的是上海自来水涨价20%以上。自来水属于民生实事项目,价格的涨跌都是严格受到宏观调控的,3年调整2次,这显然超出了民生保障领域范畴——虽然中央没有硬性文件规定,但做法欠妥,从市场情绪来看,民众的意见不小。

从上海的取水角度来看,涨价似乎也不合逻辑,因为从水量上说,上海并不缺水。

上海现在是两江并举的水库取水格局,从2011年起,长江便承担上海市70%的用水需求。另外长江、太湖每年为上海带来超过1万亿立方的过境水量,是本地水资源量的300倍以上。

既然不缺少,为什么还要涨价?答案不言自明,涨价可以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

专业人士计算,两次调整累计每年可以为上海带来2800亿左右的收入。


有人可能会说,上海又不缺钱,财政自给率全国第一。这点必须承认,但上海现在也有难言之隐,一方面2023年上海卖地收入减少了640亿,二手房成交量和2019年比少了4.6万套,和2020年比更是少了10.8万套。

通俗点说就是,以往的卖房卖地模式有点玩不转了,不得不另辟蹊径。

另外,上海的经济也面临新的挑战。

看两个数据:1、去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上海同期的数据则是同比下降0.3%;2、去年前11个月,上海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垫底,仅增长1.2%,北京深圳广州分别增长4.8%、13.6%、3.8%。

上海城投水务隶属于上海城投集团,过去一年大肆举债拿地、投资项目,盈亏账本很不好看。因此靠涨价填补财政空缺,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上海这种头部城市肩负着财政上缴的重任——中央转移支付西北部欠发达区域的钱,需要他们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水价调整逻辑就通了——经济下行周期,头部省市责任重大,不仅要保证自己的稳步发展,同时要兼顾对落后地区的救济。

同理,我们看很多一二线城市加大力度卖地,本质上就是三四五线低能级城市的土地卖不掉了,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加大,只能指望头部城市多卖地卖房增加税收。

回过头来看,去年10月底,茅台带头涨价的逻辑和上海如出一辙——茅台贡献了贵州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可以说,茅台集团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茅台涨的是出厂价,销售价并没有同步上涨,换句话说,茅台是在压缩经销商的利润。

划重点:这种事我们不是第一次干,只是没有人告诉你罢了。

网上经常听到有人说,“从全球范围看,我们的用电用水成本比发达国家低,这为我们后期的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

对于这种说法,铁锤嗤之以鼻,一方面不能只比成本不比人均收入,更何况全球发达经济体都在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反观我们自己,这两年电价涨完水价涨,多少有点黔驴技穷了。另一方面,惠民工程不该带有兼顾经济发展的属性,以牺牲民生基础换来地方财政无虞,这种发展属于本末倒置。

说回“涨价”本身,也是今天的文章想表达的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2024大量国有制造业企业,甚至是涉及民生保障领域、基础设施服务部门逐步开始涨价,或许是大势所趋。

因为现在拉高通胀是走出债务泥潭较好的一种方式,我们或许已经没有第二种更好的办法了。

之前的文章我们说过,整个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是靠堆积债务实现的,宏观杠杆率上升了13.5%,换句话说,我们的经济主体是靠大量贷款在撑着,尤其是上游的大多数大型国央企制造业,PPI长期负增长,产品出厂价格压得很低。

所以通过涨价,就可以相对较好地修复它们的现金流量表,进而改善资产负债表的张力。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也就能理解我标题中说的“2024请做好物价上涨的准备”意思了:2024适当放水+涨价疗法,或是宏观施策的重点,因为我们现在急需要通胀来稀释债务、刺激消费。但这么做的结果必然是物价上涨,普通人的生存成本边界线被抬高。

 



事实上,放水和涨价现在都已经初步验证了。1月2日下午,央行发布公告,2023年12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简称“PSL”)3500亿元,有史以来单次最高金额。

PSL的具体操作,大家参照2015年的棚改货币化即可,说穿了就是直接发钱拆房,拆迁户再拿着钱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完成对房地产整个链条的拉动。PSL最要命的是货币乘数,3500亿最终通过市场的层层加码,最终可能产生3万亿的威力。

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麦当劳之后肯德基会不会跟进?上海水价调整之后,电价、燃气价会不会也调整?上海作为全国的风向标,第一个调整之后,其它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省会城市会不会效仿。因为“涨价”预期一旦形成,全国势如破竹,影响铺散开去,将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没有新增订单了。订单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出口,二是房地产,三是基建。现在这三条路都流通不畅,那么想做强国内市场,就只能出手拉动内需了。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主要对应外需,而投资和消费主要对应内需。在外需受到较大冲击,且容易被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内需才是总需求的基本盘。

放大到全球,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是以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外部需求和国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的延伸和拓展。而扩大内需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加大投资、刺激居民消费、发展房地产。

所以,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走一条新路,只是在和国际接轨罢了。

那么供给端涨价真的能刺激消费吗?


时间会给出答案,但从近期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来看,很明显这是在逼大家花钱。本质上是一边通过涨价营造购买成本上涨的氛围,刺激消费,另一边通过下调利率逼着存款贬值,让存钱变得不划算。

收入原地踏步,甚至掉头向下,零售商品价格却不停上涨,两头挤压之下,我唯一能想到的结局就是,6亿低收入人群的生存成本边界线被抬高了,换言之这类人的生活质量将进一步下降,雪上加霜。这种局势将倒逼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再次选择消费降级,所以,2024实用廉价、理性消费的理念,或将再次盛行。

这意味着,拼多多等主打低价策略的平台,还将从中受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实这两个月阿里、京东都在着手大调整。其中最有意思的新闻是,多家电商平台宣布支持“仅退款”,从抵制、质疑,到理解、成为,电商平台们最后纷纷向拼多多看齐,与其说是甘拜下风,不如说是大势使然。

基本的逻辑已经理清了,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2024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个人还是坚持此前的观点,尽量不折腾,尊重客观规律。因为事实证明,喜欢折腾的人在2023年基本上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房子、股市、理财,无一例外都成了大坑。仅5家理财公司暴雷,就已经让数十万中产家庭的财富惨遭洗劫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2024年,我唯一建议大家的就是“提前还贷”,降低负债。千万不要觉得目前四点几、五点几的利率不高。目前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已降至2字头,3%的理财收益也很罕见,更不要说我们目前的CPI是-0.5%,这么对比下来,我们的房贷利率确实太高了。

所以,在没有稳定、安全且能跑赢大盘的投资标的的背景下,2024年“提前还贷”仍然是普通人最明智的投资。正如很多人说的,以后“无贷一身轻”或许才是主流趋势吧。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赞(17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08 10:3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11 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