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米塞斯(1881年9月29日——1973年10月10日),奥地利经济学家,
被誉为“奥地利学派的院长”,自由意志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以降对市场经济理论贡献最大的人。
米塞斯生于一个犹太家庭。
一战后,米塞斯力挽狂澜,单枪匹马地阻止了奥地利的饥荒和动乱。
但是,由于阻挡了“公有制的脚步”,他遭到好友的报复,
并且成为全民公敌,自此一生颠沛流离。
凭着犀利独到的眼光,米塞斯准确预言了大萧条。
他还准确预言了法西斯的上台,被迫在花甲之年流亡。
米塞斯活到了92岁,门下弟子大师云集。
其中最著名的,是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
“米塞斯尽其一生,做一名正确的知识分子。
这里所说的‘正确’,不是价值判断,更非道德评价,
仅仅是说知识分子唯一的职责,就是追寻世间万物背后的恒常,
并将它们言明。”
“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怎样生活?”
米塞斯在其回忆录中发出如此“天问”。
而他以一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按照惯例,选择了维吉尔的一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
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
我愿意去做一个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我不会倦于诉说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自从奉行列宁主义的苏联诞生以来,
米塞斯就一直在研究“计划经济”这一当时世界受到无数学者瞩目的新生事物。
1920年,他发表论文,从根本上否定了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实行经济计算与合理配置的可能性。
米塞斯指出,在私有制经济中,之所以能对商品合理定价,
是因为用货币计量单位所表现的价格是真实的,
而在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中,甚至根本不存在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格机制,
所以完全无法确定某种商品是否是人们所需要的,
也就不能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和原材料是否浪费。
1922年,米塞斯又出版了《社会主义》一书。
在书中,米塞斯预言了在失去价格机制的情况下,
中央计划体制必然面临经济效率低下、计划机制失灵乃至彻底瓦解的整个过程。
他的洞见和论证,在持续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计算大论战中,逼迫着对手不得不认真审视。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苏联曾有好几位数理经济学家由于在算法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表明苏联当局十分重视数理经济学研究,希望以此为计划经济的运行提供支持,
却最终没能挽回计划经济体制陷于崩溃的命运。
米塞斯和他的奥地利学派赢了。
他的理论在20世纪末叶引发人们巨大关注,
他也被评为“贡献不亚于五个诺贝尔经济学奖”。
生产与消费,每一次购买都是一次投票01. 使人的生活过得更有人味的社会方法,最主要的是克服贫穷。
02. 市场经济是一种人人都有机会获得财富的制度,它给予每个人不受限制的机会。
03. 在市场经济中,要获得并保持财富,除了成功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外,别无他法。
04. 一个人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越是成功,他挣钱就越多。
05. 工厂制度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生产和销售方式。
它的特征是:产品的设计不再针对少数富人,而针对的是一向在市场上无足轻重的普通消费者。
06. 资本家、企业家和农场主,都不能决定必须生产什么,这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生产者从事生产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市场,他们希望卖出自己的产品。
07. 消费者最终决定的不仅仅是消费品的价格,而是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
他们还决定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成员的收入。
是消费者而非企业家支付每一个工人和男女明星的薪水。
正是消费者花费的每一分钱,决定了一切生产程序的方向和所有商业活动组织的每一个细节。
这种状况曾经被称为市场民主,即每一分钱都代表一次投票权。
08. 想获得利润的人,必须不停的探索新的机会。
他在追求利润时,要根据消费大众的需求调整生产。
09. 利润体系的优点是,它为改进提供了极高的奖赏,使人愿意冒很大的风险。
假如取消或大大缩减这种奖赏,也就不会存在任何进步了。
10. 工资的最后决定因素,是作为工资收入者的国民对其服务和绩效的自身评价。
劳动之所以和物品一样地就市论价,不是因为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冷酷无情,
而是因为他们无条件地受到铁面无私的消费者主权的支配。
消费者不打算满足任何人的骄傲自得和自我陶醉,他们需要的是最便宜的服务。
11. 价值判断是人类随意性的产物。他们反映着判断者的一切缺点和弱点。
然而,由全体消费者的选择所决定的市场价格的唯一替代品,
就是由一小撮人的判断所决定的价值,
而他们在易犯错误和易于失败这一点上,并不亚于多数人,
即使他们确实被称为“权威”。
无论怎样决定消费品的价值,不管它是出自统治者的决定,还是全体消费者——
即全体人民的选择,价值永远是相对的、主观的和人为的,
根本不可能是绝对的、客观的和神授的。
资本与利润,利润来自对未来的洞见12. 能够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正是以下这个事实:
那些比别人能更好预测未来的人们更能赚钱。
13. 利润的最终来源,总归是对未来的洞见。
14. 市场经济独一无二的效率要归功于它激励每个人竭尽全力服务于其同胞。
15. 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是体力劳动者的某种程度的努力,
而是储蓄者的资本积累以及企业家对资本的合理使用。
如果技术发明的使用所必须的资本没有通过储蓄而积累起来,技术发明将成为毫无用处的雕虫小技。
16.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资本投资。
如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基本原理的话,
那就看看所有落后国家是多么渴望为他们的工业搞到外国资本。
17. 西方大众之所以有目前的平均生活水平(都高于其前资本主义时代或苏联),
是资本储蓄积累以及富有远见的企业家明智投资的结果。
如果新发明的采用缺乏源于储蓄的资本品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就无法实现。
18. 对企业家和资本家颇有微词的人随处可见。
人们总喜欢嘲笑比自己富有的人。
他们认为,有人之所以更富有,仅仅是因为比自己更不循规蹈矩。
言下之意是,如果他们也放松道德约束,同样也能取得成功。
因此,他们只在自以为是的陶醉中感受着荣耀。
市场与管制,没有市场就没有自由19. 假如私营企业以创造利润为唯一目的,它就不可能成为官僚管理方式的牺牲品。
追求利润的企业之外的唯一选择,就是官僚管理。
20. 官僚机构掌握着能够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害的权力。
为了避免这种伤害,经理只好同掌权者搞好关系。
21.不 保护私有产权的国家从来没有发展到某个文明的略高阶段,这是个无可否认的事实。
22. 没有市场经济的地方,哪怕是立意最佳的法律,也不过是僵化的文字而已。
23. 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只给个人留下了服从的权利。
24. 在市场工资制度下,个人没有选择永久失业的自由。
但是,也不存在其他可以想像的社会制度,能够容忍一个人享有无限休闲的权利。
25. 特权给某一集团带来的短期利益,是以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26. 使已婚妇女和儿童免于打工的,不是什么劳工立法和工会的压力,而正是市场经济。
个人与社会,社会是手段而非目的 27. 社会从本质上说,就是互相交换服务。
28. 形成合作、社会、文明,使人脱离动物蒙昧的基本事实是:“
分工下完成的工作比独立操持更具生产力”,而且“人之理性都有能力认识到这一真理”。
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将永远停留在相互敌对的状态,为争夺自然界稀少的生活资源而成为不解之仇敌。
每个人都不得不把所有同类视为敌人,为求一己欲望的满足必然与所有邻人发生不可化解的冲突。
在这种状况下,不可能生出同情。
29. 人们并不因为互爱或应当互爱而分工合作,
他们之所以合作,因为合作对于他们自己最有利。
使人不得不调整他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要求的、
不得不尊重别人的权利和自由的、
不得不以和平的协作来代替敌对与冲突的,不是爱,不是仁慈,
也不是任何其他的同情心,而是正确的懂得自私。
30. 就人而言,改善生活最适当的方法是社会合作和分工,
他们是人在生存竞争中最重要的工具。
31. 和平合作与劳动分工的优势是普遍的。
这些优势立刻惠及每一代人,而不只是未来的子孙后代。
32. 分工与合作的较高生产力,使社会成为每个人达成他自己目的的主要手段,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些什么。
社会合作的维持和加强,成为每个人所关切的事。
33. 说社会有生命,说社会有灵魂,说社会有行动,这都是容易引起彻底错误的比喻。
思想的,总归是个人。
社会不思想,正如它不食,不饮。
34. 人的理智作用,从原始人的天真想法,演进到现代科学的精密思想,是发生于社会里面。
可是,思想本身则是个人的成就。
我们有联合的行为,没有联合的思想。
我们只有“保存思想,并把思想传递给别人,以刺激他们思想”的传统。
35. 一个社会,如果弥漫着对劳动的厌恶,
就会堕落成由心怀仇恨、互相谩骂和疾世愤俗之徒组成的大杂烩。
36. 社会利益与得到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之间,并非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
社会不是需要个人牺牲个性的摩洛神。
正好相反,社会是使每一个人获得福祉与快乐的最为重要的工具,
是个人得到生存与进步的最合适的武器。
社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满足人的所有欲望的最佳手段。
生活与命运,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 37. 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会怎样生活?这是一个关乎性情的问题。
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按照惯例,选择维吉尔的一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
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
38. 生活正是对于逆境的积极抗争,生命就体现在这一抗争中。
心智正常的人不能想象完全无拘无束的生活。
理性是人在为生存而进行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斗争中最为重要的装备。
39. 在数百万人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目标。
即便是那些最幸运的人,他们的成就也与其年轻时梦想获得的虚荣仍然相去甚远。
数以千计的困难和阻碍撞碎了计划的梦想,而他本身的力量却显得很弱小,
以至于无法实现主观想象既定要达到的目标。
失望和失败的计划,自身的不足和他提出的既定任务相互矛盾是每个人最大的、
最为痛心的经历,这是最典型的人类命运。
人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这种命运做出反应。
生活的智者歌德指出了其中一条道路。
他在《普罗米修斯》中呼唤道:“你也许说,我应该憎恶生活,逃向沙漠,因为不是所有的美梦都能成真。”
浮士德认识到“智慧是最后的结果”。
“只有那些每天不得不拥有自由的人,才能像获得生命那样获得自由。”
任何尘世间的不幸都能损害人们的意志和精神。
谁想面对真正的生活,而不被生活所奴役,谁就不应当躲避到生活的谎言中去寻找安慰。
当企求的成就没有到来,当命运的打击将长期的辛劳所得瞬间化为乌有时,
他应当将努力再增加四倍,他应当毫不畏惧地面对不幸。
40. 人的最珍贵的特权,就是不断做出改进的努力。
经济学与我们,它关系着文明的存亡41. 我们这个时代的多数人都不了解经济学,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
今天政治争论的重大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政治舞台上每天讨论的话题只能通过经济学的推理而得到理解。
但是人们,甚至民权领袖、政治家、编辑,都不愿意进行任何严肃的经济学研究。
他们以其无知为荣。
他们担心,了解经济学可能有损于他们天真的自信及其因重复随手捡来的口号而产生的自满。
42. 对于每个有理解力的人而言,没有比经济学更重要的,
他本人的命运即他子孙的命运都与它密切相关。
……所有懂道理的人,都应该熟悉经济学。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43. 生产技术手段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富与福利的增加,
只有通过实施那些体现经济学原理的自由政策才有可能。
正是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瓦解了阻碍技术进步的古老法律、习俗和偏见,
并把那些天才的改革家、发明家从行会陈规、政府管制以及各种社会压力的束缚中解救出来。
44. 经济学不可局限于学校教室和统计官署,更不可停留于秘密传授的圈子里。
它是人的生活和行动的哲学,它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件事。
它是文明的精髓,也是我们人类“人道地存在”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45 . 经济知识是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
是现代的工业化和过去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所有道德、知识、技术和医疗成就的基础。
它留给我们一个丰富的宝藏,至于我们今后能否善加利用,
或者弃之不顾,则取决于我们自己。
但是,如果人们未能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而置其中的教训和警告于不顾,
那么,被消灭的将不是经济学,而是人类社会和种族。
无知、无能、无耻、无法无天的包帝镇楼:
[ 此貼被折尽梅花在2023-04-14 10:40重新編輯 ]
赞(32)